> 财政新闻

> 图片新闻

> 通知公告

:: 当前位置:日博365娱乐场 > 政务公开>>数据开放>> 阅读信息

河源市2013年财政收支情况通报

来源:日博365娱乐场  作者:  录入时间:2014-1-15  阅读数:2675 【打印此页】 

  今年以来,全市各级财税部门在市委、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,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“三赛”目标,积极推动建设“广东绿谷”,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,促进经济绿色转型,坚持厉行节约,保运转,促发展,着力改善民生福祉,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。现将我市2013年财政收支完成情况通报如下:

  一、全市财政预算收支基本情况

  (一)来源于我市中央、省级收入完成情况。1-12月,来源于我市中央级收入完成244,694万元,同比增长-4.64%;省级收入完成170,032万元,同比增长16.55%。

  (二)地方财政收入完成情况。全市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87,730万元,比去年同期的376,403万元,增收111,327万元,增长29.58%,其中:地方库税收收入完成343,604万元,同比增长20.19%;非税收入完成144,126万元,同比增长59.23%,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29.55%,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高于全省平均增长水平(13.60%)15.98个百分点,增速在全省21个市排名第1位,总量排全省第18位,财政收入质量排全省第11位(税收比重从大到小)。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86,978万元,增长60.23%。

  (三)财政支出情况: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,661,404万元,较去年同期增支332,051万元,增长24.61%。高出全省平均增长水平(13.73%)10.88个百分点。

  (四)财政收入指标加权增长率情况。全市财政收入指标加权增长率为14.53%,其中5个县财政收入指标加权增长率情况分别为:和平28.13%、连平23.95%、紫金16.44%、龙川15.34 %、东源15.11%。

  二、财政收支主要特点

  2013年,各级财税部门围绕“三赛”目标,加强财政收支管理,收入方面,深入分析收入形势,及早分解落实责任,强化财税征管,加大非税收入缴库力度;支出方面,积极筹措资金,严格控制行政支出增长,集中财力保障民生重点支出,财政收支呈现“收入高速增长、区域协调发展、支出优化结构”的特点。

  (一)财政收入实现快速增长。2013年,我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完成48.77亿元,增收11.13亿元,增长29.58%,超额完成“三赛”目标。财政收入总量全省排第18位,比上年进了一位。财政增收的主要因素是:一是经济发展稳步回升。今年市委市政府加强“三赛”考核,大力推进“3个50”、“3个100”工程,与税收相关性较大的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提升。1-11月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63.11亿元,同比增长16.4%;全市大工业用电量增幅呈持续上升趋势,同比增长11.8%,增速同比由负转正提高18个百分点。房地产市场持续畅旺,1-11月,房地产投资开发完成82.62亿元,增长54.9%,房地产税及建筑业税收完成12.2亿元,增收3.21亿元,增长35.68%,拉动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.52个百分点。二是税务部门加强征管,大力挖潜。国税部门积极挖潜,向省争取增值税免抵调指标,全年完成免抵调指标8亿元,实现了税收增长13.3%。地税部门主动承担今年较重的税收增收任务,深入挖潜,全年税收保持较快增长,全年增长25.1%,比年初人大通过的收入增长计划超收9个百分点。三是加大非税收入缴库力度,将非税收入应纳尽纳预算管理,拉动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4.24个百分点。

  (二)县区收入实现均衡较快增长。今年,各县区财政部门围绕市委市政府的“三赛”目标,加强组织收入,各县区均超额完成了“三赛”目标,其中:市直35.71%、源城区28.62%、连平县27.82%、东源县27.14%、紫金县25.27%、和平县25.08%、龙川县22.10%。

  (三)支出结构不断优化,支出进度进一步加快。我市积极贯彻省委省政府《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》精神,筹集资金推动“四大战略”和“广东绿谷”建设,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。同时,倡导厉行节约,大力压缩一般保民生、保建设。一方面,收入增量重点用于改善民生。财政收入增量重点用于保障民生,全市教育、社会保障和就业、医疗卫生、住房保障等民生类支出共完成122.52亿元,增长19.54%,占全市支出比重达73.74%。省“十件实事”支出34.85亿元,完成年初预算的113.6%。市“十件实事”支出20.36亿元。另一方面,严格控制行政性支出增长。近年来,我市厉行节约大力控制一般性行政支出,今年为支持受灾较严重的县区灾后重建,市、县均参照省的做法,其中市直单位公用经费按3%进行压减并全部用于救灾支出。同时,严格控制机关行政经费追加支出。

  2013年,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,也清醒的认识到,当前预算执行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:一是当前我市工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,税源基础薄弱,产业结构单一,企业数量少、规模小,新增工业税源大户少,加上结构性减税力度不断强化,财政增收难度很大;三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。主要体现在财力规模小和民生支出需求大的矛盾、经济加快发展和筹资困难的矛盾、融资发展和防范财政风险的矛盾。

  展望2014年国内外经济环境总体趋稳并继续温和复苏,国内经济谨慎乐观,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深化改革的决定,大力调整产业结构,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。省委、省政府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,我市将迎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、城镇化建设、园区建设的高速发展期。市委、市政府推进的“3个50”、“3个100”工程已逐步显现成效,必将有效增强我市发展后劲。全市各级财政要坚定信心,充分发挥职能,采取积极有力措施,为我市打造“广东绿谷”、推动“三大崛起”作出新的贡献。





网站首页 | 财政机构 | 财政动态 | 政务公开 | 公共服务 | 公众互动 | 会计管理 | 专题栏目 | 联系我们